“人大代表家站+法庭”温情化解百万赔偿金之争

热点新闻  1天前 浏览量:

  • 扫一扫
    “人大代表家站+法庭”温情化解百万赔偿金之争二维码

    扫一扫在手机查看

在安陆市赵棚镇,一场持续三个月的家庭拉锯战近日落下帷幕。孙某意外离世留下的135万元赔偿金,本应成为遗属的生活保障,却演变成亲情撕裂的导火索。令人欣慰的是,通过赵棚法庭首创的“人大代表家站+法庭”联动调解机制,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最终找回了失落的亲情。

35岁的孙某是家中独子,去年在工地事故中不幸身亡。企业支付的135万元赔偿款包含工亡补助金、丧葬费、被扶养人生活费等项目。但这份“生命补偿”尚未到账,孙某父母与儿媳李某就已对簿公堂。

法庭上,孙某父母既担心儿媳李某独占这笔“用生命换来的钱”,又忧虑留给孙子的份额得不到妥善保管。李某作为配偶,满腹委屈:“孩子还未成年,以后读书、结婚哪样不要钱?我怎么可能独吞?”

承办法官胡敏发现,双方争议焦点集中在三方面:赔偿金法律性质认定、未成年子女份额监管、赡养费计算标准。更棘手的是,丧亲之痛已转化为彼此的不信任,常规调解难以奏效。

面对僵局,赵棚法庭启动"站庭联动"机制,邀请6名具有乡贤身份的人大代表和司法所长组成特别调解组。调解团队采取"背对背"方式分头工作:法官负责法律释明,人大代表侧重情感疏导。

"这不是遗产分割,而是共有物分配。"胡敏法官用图示方式解析赔偿金构成,特别指出被扶养人生活费专款专用性质。

人大代表们随即接过话题,用朴实的话语直击人心:“人走了已经够难受了,活着的人再闹僵,对得起逝者吗?”“钱财终有散尽时,亲情才是永恒的财富,别为了一时利益,让孩子以后在中间难做人啊!”这些话像重锤敲在大家心上。

调解员们趁热打铁,引导双方回忆过往的家庭温馨,展望孩子的未来成长。渐渐地,气氛开始缓和。最终,在法官和人大代表们的努力下,双方对赔偿款分配达成一致意见。

临走时,孙母紧紧握住李某的手,哽咽道:“以前是我想多了,往后咱们一起把孩子抚养成人。”李某也红了眼眶,连连点头,主动搀扶着老人走出法庭。这场因赔偿金引发的家庭纠纷,最终在“站庭”联动机制调解下,画上了温情的句号。

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,是人大代表家站与法庭“站庭联动”的生动实践,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强大效能。未来,赵棚法庭将继续加强与家站人大代表沟通联络,充分发挥“站庭”联动优势,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司法力量。

来源:安陆市人民法院

评论 0

Loading...
租房卖房、买车卖车、家电家具、招聘求职、交友征婚… 你想要或不想要的生活信息都在这里!
免费发布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