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单农业唤醒2000亩撂荒地
8月19日,安陆市雷公镇白兆村的田野上翻滚着赤色波浪,三台联合收割机在连片的高粱地里轰鸣穿梭。白兆、碧山、陡坡等村连片种植的2000余亩高粱迎来丰收季,沉甸甸的穗子压弯枝头。经现场测产,平均亩产突破800斤,较企业初期预估的400-600斤水平大幅提升。新粮尚未收割完毕,便已被广东、四川等地厂商订购一空。
这片丰收的高粱地,半年前还沉睡在“抛荒”的困境中。作为安陆传统粮仓,雷公镇近年来面临种粮效益下滑与劳动力短缺的双重压力,大量良田被迫闲置。今年初,雷公镇政府创新思路,引进四川合江富益粮贸公司,推行“企业整地+订单种植”模式:由村集体整合连片30亩以上抛荒地,企业投资土地整理并签订五年保底价收购协议,发展高粱油菜轮作。
“撂荒地爆发出这样的潜力,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!”富益公司现场负责人王强望着红彤彤的粮田难掩兴奋。高产背后是“订单农业”的保障机制——公司以2.5元/斤保底价收购,按当前产量测算,亩产值可达2000元。更难得的是,高粱耐旱特性与雷公镇水源不足的“边缘地块”完美契合,让贫瘠土地焕发新生。
机械收割的轰鸣声中,新的农业图景正在展开。据悉,富益公司已启动5000亩抛荒地整治计划,将在雷公镇设立常驻种植技术团队。而更深的变革正在田间滋长: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,周边村庄已有不少农户主动咨询种植技术。“旱地能种出‘金穗子’,谁还舍得让地荒着?”正在帮忙装车的村民孙大爷笑着说。
红高粱映出金色希望。雷公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在丰收现场表示:“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面积增减。通过市场牵引盘活闲置资源,让每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,这正是新时代‘粮仓’的转型升级之路。下一步,我们将扩大订单农业覆盖面,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。”据透露,该镇正筹划建设高粱深加工车间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。
来源:雷公镇人民政府
评论 0
